|
源远流长的徽烟文化 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鼎盛于明清的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纵横中国商界数百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商既代表着一段历史,又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少有系统挖掘,鲜为人知。
徽商自明代(1368年-1644年)中叶起步入黄金发展期,鼎盛300余年。烟草传入中国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 - 1620年),1889年,美国人菲里斯克将卷烟带到中国上海试销。活跃于当时政商两界的徽商,也引领着卷烟消费的时尚,光绪三十年(1904年)流行的《咏香烟公司》诗曰:“纸卷香烟广及时,年轻争买口含之;徽商多学洋人样,知己相逢赠一支。”可见,当时徽商对卷烟的偏爱和交际传播对卷烟的消费引领与带动作用非同一般。
徽烟文化源远流长,延绵不断。抗战期间,歙县侨南卷烟厂曾生产“白姑娘”品牌卷烟,并有宣传对联为“白姑娘花下焚香花香香香并香;红倌人梦中做好梦好好好真好。”可谓对仗工整,令人回味无穷。上世纪六十年代徽州曾广为流传一个谜语,谜面是“生的不能吃,熟的也不能吃,只能边烧边吃”,谜底是“卷烟、香烟旧时指旱烟、水烟”。徽州地区丰富的竹木资源成就了“竹雕、木雕”,徽州二雕文化也与卷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乾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明代歙县竹雕大家朱鹤就精于雕刻竹烟筒。各式烟具也成为徽州的民间工艺特产,独具徽派特色。
徽州最早何时开始种植烟草、生产加工,现已难以考证。但已知的是,清代乾隆年间,徽州烟丝已成为朝廷贡品,被御封“红方印”,“纪大烟袋”纪晓岚更是赞誉为“尝遍南北,无如徽之烟草”。
红方印,徽烟文化中的明珠 徽州烟丝“红方印”,指的是烟丝包装纸上的红印图案,它标有店号、烟丝品名或经营(生产)地名,该印记便是烟丝的早期商标,图案形状一般常见的为长方型,也有正方型和椭圆型,也有少数书卷型等,由于大多为方型红色印记,徽州民间故称其为“红方印”。 “红方印”在当时是一种商标荣誉,可谓是名牌产品、质量免检等标志的雏形。据考证,歙县大谷运汪满田的烟丝被乾隆皇帝御封贡品。
《四库全书》总篡官纪晓岚与徽州人士交往频繁,受徽商影响颇深。纪晓岚生平有两大嗜好,一是喜欢收藏砚台,二是喜欢抽烟,二者均与盛产砚台、烟丝的徽州颇有渊源。他最喜爱的一方砚台就是与其同年的莫逆之交、被梁启超称为“前清学者第一人”的徽州大家戴震所赠。徽州人汪由敦乾隆年间掌管吏部。一日,纪晓岚登门拜访,汪由敦拿出同宗亲戚汪满田所制烟丝。纪晓岚品尝后大为赞叹,与汪由敦共同和诗一首:
物华徽州草也宝,
清香一缕胸中绕。
神怡心旷赛似仙,
云里雾里乐逍遥。
纪晓岚从此迷上徽州烟草,赞誉为:“尝遍南北,无如徽之烟草。” 乾隆三十八年,纪晓岚出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心力销磨,纸上烟云过眼多,更需烟力支撑。他在紫禁城内吞云吐雾,同僚相继索取,乃至乾隆皇帝也深受影响,责成内务府承办进贡。汪满田烟丝成为皇家贡品,名动一时,直接带动了徽州烟叶的快速发展,到清朝末年,仅歙县一地烟叶产量就达三千余担。得天独厚的徽州烟叶名冠天下,成为当时烟草业的标杆。
红方印的时代发展 据《安徽省志(烟草志)》记载:休宁、黟县其旱烟就称为“顶贡”、“二贡”。有实物显示,还称其为“贡丝”、“官礼名烟”等。经过改良加工后的高等级烟叶,在这些名称前冠以“露叶顶贡”、“露叶贡丝”等,以此来区别烟丝的品质与等级。
露叶:烟株自上向下第二层避免紫外线直射且被露水滋润的叶子。
顶贡:古时进贡给朝廷的烟丝称贡丝,“顶贡”即顶级、顶好,最好的烟丝贡品。
顾名思义,“顶贡”、“官礼名烟”是专供皇亲国戚和官员们享用的。
斗转星移,随着徽商的沉寂,徽州烟丝也盛名趋弱。但皖南烟农仍承载着先辈的遗风不辍坚守着、耕耘着。时光进入新世纪,安徽烟草工商携手,在烟叶生长条件与有“金叶王国”之称的津巴布韦极为接近的皖南成功引入了世界级的本香之冠“焦甜香”烟叶,运用自主创新的现代科技,成就了黄山品牌的“典范焦甜香”。
今年以来,安徽中烟遵照姜成康局长对品牌文化的重要指示:“对品牌的历史深度挖掘,增强品牌文化的厚重感”。安徽中烟的品牌管理人员经过大量的走访和历史文献挖掘,终于使“红方印”这一段尘封的徽州贡烟历史得以重焕荣光。
拂去历史的封尘,超越时空,“世界级的本香之冠”与有“东方津巴布韦”之称的皖南灵山秀水自然造化交融共生,“徽州贡烟”的传统文化和优良基因与行业领先的科研技术完美融合,黄山(天都)、黄山(红方印 )等产品品味上市,必将带给广大消费者一场舌尖上的盛宴。黄山品牌正续写着“徽州贡烟”的辉煌。
|
-
本帖评分记录 | 魅力 |
收起
理由
|
浪浪蓝沙
| + 2 |
更多分享,更多欢乐! |
|